为推进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2025年4月16日下午,由铁道供电技术专业带头人韩晓峰带队,铁道供电、供用电技术、自动化等专业教师组成的调研组赴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开展专项调研。此次调研聚焦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产教融合实践创新等核心议题,通过座谈交流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形式,为专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共话人才培育:校企协同谋发展
在调研座谈会上,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供电技术科科长吴璇、段团委书记陈国强与调研组展开深度对话。双方围绕高铁技术人才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体系重构及实训基地共建等话题交换意见。吴璇科长结合行业数智化转型趋势提出:"当前高铁供电系统已全面应用智能监控、大数据分析技术,人才培养需强化设备运维与数字化管理能力的融合。"

陈国强书记则从青年技术骨干成长路径角度,建议院校加强职业素养教育与一线实践衔接。现场还邀请到多名毕业校友分享岗位技能与校内课程体系的契合度贴身体会,为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改革提供了鲜活案例参考。
沉浸式研学:数智技术触手可及
在段工程师闫栋的引导下,调研组先后走访西安北牵引变电所、高铁一体化实训基地及供电监控工区,近距离观摩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弓网关系模拟装置等前沿设备。在实训基地,教师们亲身体验了接触网虚拟仿真操作平台,并对校企联合开发实训项目的可行性展开热烈讨论。

以研促教:锚定改革新方向
此次调研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多维启示:
1. 课程体系重构:增设《高铁智能运维技术》《供电大数据分析》等前沿课程模块;
2. 实训模式创新:探索"校内模拟工区+企业轮岗实训"的进阶式培养路径;
3. 师资能力提升:建立教师定期驻企研修制度,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韩晓峰主任表示:"我们将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具体改革措施,纳入2026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真正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同频共振。"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方面也表达了深化校企联合攻关、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的积极意向。


作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重要实践,此次调研活动不仅架起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桥梁,更通过直面产业技术前沿,为培养适应高铁智能运维时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指明了方向。双方约定将于今年秋季启动首批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共建项目,持续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